【使用说明】: 1:本秘籍和大家分享的是做LOGO 的方法和思维方式 不涉及造型和色彩心理学等基础知识 2:转载请注明出处和作者:李小强() (再次鄙视转载 字体真经 却写自己名字的同学) 3:本秘籍只是万千武功中的一种,仅供参考,走火入魔我不负任何连带责任 4:欲练神功 不必自宫! 绝世武功必然有心法 讲心法前 先和大家诠释2个名词 [img]http://p_w_picpath.zcool.com.cn/63/41/1275277466564.jpg[/img 大家先看下面这些LOGO 这些是我随机找的体育类的LOGO 他们都有什么共同特征呢? 很显然 他们的共同特征就是:动感 速度感 充满活力 这就是行业特性 也就是共性 我们再看下面这些LOGO 又有什么共同特征呢? 每个行业的LOGO 都有各自的行业特征和表现手法 这就是共性 理解了共性就很容易理解个性了 个性是在具备共性的基础上 在同行中脱颖而出的特性 也就是这个LOGO 所代表的公司或团体的独特竞争力 共性是快速的传递这间公司的行业属性 个性是告诉人们这个公司和别的公司有什么不同 了解了以上2个名词 那么请看下面这些LOGO 您能猜到他们的行业和个性么? 任何一个LOGO 必定是共性和异性的混合体 下面我们看看 LOGO 的3种状态 1:图标+字标 (阳) 2:字标(阴) 3: 图字混合(无极) 讲完基础概念 下面就开始心法了 一个LOGO 必须要有一个概念或创意 为什么呢? 没有概念和创意 你在创作的路上就会迷失方向 无从选择造型和色彩及组合方式 没有概念和创意 你就不知道你的LOGO 该说些什么及怎么说 如果没有概念和创意 你将陷入和客户争讨好看不好看的泥潭之中 我的观点是:一个LOGO 好看不好看不是最重要的 最重要的是:这个LOGO的创意是否准确的表现出客户所要达到的目的 不然这个LOGO 只是一只中看不中用的GO 一般创意和概念源自品牌的愿景或者策略 一个LOGO必须传递信息 必须说点什么 有了概念和创意后 我们创作的过程中 在进行造型和色彩等表现的过程中 每一个元素的存在都必须要有存在的理由 必须和我们的创意有关 一个GO 不会叫 来了小偷怎么办?不会叫的GO 要它何用? 和消费者沟通 要用他们听得懂的视觉语言来进行沟通 做LOGO 前必须先了解我们的目标客户群 同样的一个LOGO 做给 90后看和做给70后看是不一样的表现手法 简单点说就是: 想对长沙人的卖槟榔 你得和他们说长沙话 想获得北京人的信任 你得和他们说北京话 如果你对一个北京人 用长沙话推销你们公司的产品 他肯定对你翻白眼! 我们生活中有这样一个名词:塑料普通话 这个词很能说明问题:我们的视觉语言必须是保持在同一水平线上的 例如:西装革履 穿了双拖鞋 一个LOGO传递出的信息越少 消费者越容易留下深刻映像 设计师要做的就是精简信息 只表达必须要表达的概念和创意 如果你指望消费者去查阅你的LOGO设计说明 那不如自宫 在LOGO 的设计过程中 我们经常会用到标尺啊 辅助线啊 等等辅助工具 请注意: 这个是视觉游戏 不是几何数学游戏 无论你用了多么科学的方法来让LOGO 规整 最后 还是要以眼睛来判断是否合适 在选择色彩的过程中 我们依旧要以创意为核心 同时注意我们的目标消费者对色彩的感知差异 例如 黑色在广东的传统观念里 是不吉利的 是家有丧事的意味 在寻找创意之前 我先给大家介绍下我自己开发出来的一个思维模型 在思维进行纵向推进的时候 必须同时进行横向思维的平衡 这是整个秘籍的核心 也是心法的重点部分 下面我着重讲解下纵向思维模型 从没有创意 到 得到解决方案(一般来说得到4个解决方案是很容易的) 我们会经历 发散思维 到发现创意的过程 我们很有可能发现很多好创意 也有可能发现GO 不喜欢的红萝卜 我用一个实例来讲解下 在进行发散思维的时候 我用到了一个自己开发的工具表格:联想工具 看到这个表格大家肯定会问 触觉? 嗅觉? 味觉? 听觉? 这些有啥用? 哈哈哈 别急 都非常有用 举个例子:大家可以看看 原研哉 的设计 他在一个医院的VI 中就引入了触觉 作为导示系统的创意 人是通过五觉来接受信息 然后混合记忆来触发感受和理解信息的 所以我在这个工具中加入了视觉之外的四觉 这个工具是我近期才完善的 下面这个实例用的是没有加入五觉的简化版 我先通过这个实例讲解下 这个联想工具和思维模型的用法 这是一个×××的LOGO 在做LOGO 之前策略已经给出了一个概念: 藏宝地 非凡墅 基于这个概念我们开始做LOGO 这是我之前做LOGO 的时候的手稿 为此还找了《国家宝藏》这部电影来寻找创意 TIPS:电影真是好东西 可以弥补你没有的生活经历和丰富你的创意 我的观点是 不喜欢看电影的设计师 不是一个好设计师 闲话不多说了 发散完后 我们来看看我们找到了什么? 我从来都不写LOGO 的设计说明 我主张看图说话 因为这是视觉的游戏 无需文字的参与 写上大段文字说明的LOGO 解析 都是天生的智障或者残疾 通过古老的金币这个创意 我又发散出了一系列的子LOGO 主要应用于导示系统 我一般都会保留最初的联想工具手稿 为什么呢?这张表格就像我的宝藏 可以为同一项目不断的挖掘出新的创意 例如:×××中的区位地图我是否可以做成藏宝图的式样呢? 楼书我是否可以做成戴红蓝眼镜才能看到某些图形呢?(受国家宝藏的启发) 售楼部我是否可以装修成一座地下宝藏的挖掘现场呢? 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还有很多很多 我之前说过 通过发散思维的 联想工具我们一般可以找到最少3种解决方案 下面是另外一个 通过上面这个实例 我相信大家应该都知道这个思维模型和联想工具怎么用了 不会的话 多用你就知道怎么用了 如果你对这个工具有改进的地方 千万要记得告诉我和大家哦 创意还有别的源泉么? 有! 准备好了吗?我们开始实战!